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新闻短视频何去何从?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21-7-11 4:17:27 人气: 标签:行业新闻从哪看

  以新闻短视频为代表的“严肃内容”,如何在高度娱乐化的短视频行业推陈出新、破圈发展,也成为深度融合的重要课题。

  本文作者认为,目前,短视频平台上大量以贴图为主、缺少核心现场和影像叙事逻辑的“PPT式视频”,其实是为视频而视频、为流量而视频的“伪视频”。

  主流要做大做强新闻短视频,必须跨越“伪视频”的流量陷阱,率先迈向有内容、有故事、有叙事逻辑和影像标准的新阶段。

  鲍志恒:首先,有一些直接搬到移动端的电视拆条新闻,这不是今天我们所谈的 “新闻短视频”。我们谈论的新闻资讯短视频,诞生于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内容消费场景的切换,主要指的是适配移动端观看需求的视频新闻。

  移动端具有小屏、碎片化时间观看、观看场景随时切换(从室内到室外,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的特点,而小屏满足星期二右眼跳的受众面更为广泛。

  我是5年前从文字报道转做视频的,当时国内还没有规模化的短视频新闻生产出现,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国外机构的作品,像Great Big Story、 Nowthis之类的。

  首先,我们发现上海的地铁里,用手机刷文章的人变少了,看的几乎绝迹,大家都戴着看视频综艺。

  那时还没有抖音,快手也刚起来,但是移动端视频消费的大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到现在5G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资费、流量、网速不再是获取资讯的障碍,意味着视频这种生动立体的信息载体将会快速普及,意味着视频生产和消费的门槛大幅降低,我甚至预期,将来用手机拍摄剪辑短视频,会像今天拍照修图一样流行。

  第二个发现,国内短视频行业,娱乐、猎奇表演、低级趣味一直占据大流量,而做严肃内容的,特别是具有视频表达优势的电视,没有及时走出大屏中心主义思维,做移动端产品,要么搞综艺,要么也都是以文图资讯和电视新闻的拆条为主。在短视频风口如火如荼的那几年,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和电视拆条新闻相比,我们的新闻资讯短视频,内容更倾向故事化、生活化,强调核心画面、现场意识、快节奏、接地气第一位的要求是真实、共情、直击,而不是镜头稳、画面美、特效炫目。

  随着短视频生产、消费的门槛大幅降低,大众从“门外汉”加速成为行业参与者。这也对专业化的短视频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朝着影像叙事和价值融合的方向,实现内容升级。

  踩坑是难免的,比如,总想着就是把以前的文图报道转换成视频表达,直到今天,还有人认为,所谓短视频新闻,就是把传统新闻视频化。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我在东方早报和澎湃,负责过一段时期的新闻,比较多的介入司法个案的报道,做视频之后就很少涉及这类题材了。

  用视频来进行案件报道,受限很多,起码不是最优选择:案件回溯没有现场画面,且司法实践中的问题,非要用视频表达,那要费劲很多。

  过去我们看电视节目,经常出现大比例的情景再现和模拟画面,就是这个原因。至于层面之外,那些案件中的人物故事、冲突性很强的现场,当然更适合视频记录。

  财经新闻也是如此。财经调查和行业分析、深度的财经专业报道,要视频化干嘛?要遵循影像叙事的基本逻辑,应该多考虑符合视频表达规律的题材和角度。

  文字与视频在选题取舍和报道角度上,有着巨大鸿沟。归根结底,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都只是表达方式,怎么选择,要遵循新闻规律。

  现在大量以贴图为主、缺少核心现场和影像叙事逻辑的“PPT式视频”,其实是为视频而视频、为流量而视频的“伪视频”。

  先写文稿,把文稿配音,再找点画面贴上,加点音乐和特效,是现在视频平台上不少“头部大号”的做法,这是徒有其表的“视频”,是硬把文字稿换成视频的样子。

  主流要做大做强新闻短视频,必须跨越“伪视频”的流量陷阱,率先迈向有内容、有故事、有叙事逻辑和影像标准的新阶段,这也是作为专业的内容生产者与一般的视频内容创作者的区别所在。

  毫无疑问,在短视频粗放发展的当下,无门槛、低成本的“伪视频”,仍会有一段时间的赏味期,但这个期限不会太长。

  最初做短视频,我们把自己称为这个领域的“人”。没有专业条规的,打破了一些过去的条条框框,重建了内容生产逻辑。

  就个人体会而言,一方面应该更努力寻找符合影像表达本真的东西作为题材,另一方面要在把握影像叙事规律的基础上,让我们的表达更契合大众的表达习惯。

  对从文字转向视频的人而言,转型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是:我们一直习惯于思考如何让作品更接近于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而不是优先思考怎样的故事、怎样的结构、怎样的剪辑,才能吸引受众把视频看完。

  视频表达,容易使人在镜头前刻意去营造自己的形象。电视里、镜头前的“人设”,跟现实生活中的人,可能差得很远,甚至南辕北辙。

  在场,事件中对立的双方,一方在镜头前很“柔弱”,另一方镜头前很“”,足以让“施害者”与“者”在观众心中的角色。

  编导思维是衡量专业高度的关键,有些不错的摄像、剪辑会对盘根错节的故事细节过分关注,但缺少主题把控能力,成片效果往往不如预期。这在行业中有相当的普遍性。

  做短视频新闻,能做到深入浅出、粗中有细,具有编导思维的人才,蛮难得。比较常见的是,拍商业片、拍影视纪录片出身的,有编导思维但新闻素养不足;或者,从文字记者转型而来,懂新闻但非常欠缺视频编导能力。

  至于拍摄、剪辑、后期这些技能,当然是基础。但基本功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作品价值和行业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了。

  我也专业出身,是入了这行,在实践中纠偏、逐渐有些的。多拍多剪,实践出真知,一定没错。

  首先是多看。去年疫情后,出了不少不错的纪录片、视频故事,还有一些机构、团队甚至个人自一直致力于社会现实题材的影像记录,他们的作品都值得学习借鉴。

  首先,要承认,国内的短视频内容行业,整体仍处在一个比较粗放的阶段。不过,这个赛道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一方面专业进军短视频已成标配,另一方面段子和网红戏精娱乐表演式的短视频仍然霸屏。

  总体来看,目前短视频市场上,有价值的严肃内容依然不多,一些流量口碑都不错的“知识类视频”看起来也还是“形式是视频、内在是文案”的“伪视频”。至于趋势,我感觉:

  一是以流量为唯一标准的短视频,特别是缺少核心现场和叙事感、贴画面式的“伪视频”会逐步下来,随着可接受时长的增长,短视频一定会进阶到有一定影像叙事标准的阶段;

  其二,大众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会越来越普及,短视频生产和消费的全民化,实际上对专业的内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而言,关键是流量和价值、专业和效率的平衡,还要厘清内容与商业的边界。未来,视频大众化的趋势会使这些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

  最近有高校出版社联系我,希望能出一本关于新闻短视频案例和实操层面的书,出版社的编辑认为,只有来自一线的人,才有可能写好这本书。

  我的观点是,做文字新闻工作,有不少好书值得看。讲好视频故事,看片是基础。看多了,就会悟出方法与技巧。重要的是,对影像表达的知觉要建立起来。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