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麻省理工学院的Seymour Papert教授,而真正将之推到前台,并且自此备受业界关注的,则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教授,她对计算思维做出了严谨缜密的定义。 即: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人类当前面临的计算场景,主要集中在大数据、分布式存储、数据库、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不难想象,只要拥有足够强大的算力,困扰人类的诸多难题终将得到破解。 对于超算产业来说,2018年的全球HPC TOP 500榜单(上下半年各发布了一次),尤其值得玩味。 中美在超算领域的比拼已经持续多年,虽然美国借Summit的威力重新回到榜首,但是中国厂商却以多出一倍的成绩(229套vs109套),占据了近乎半壁江山的榜单,显示出中国超算的无尽动能与潜力。 除去这些不说,假如细心或是耐心的线位,我们会看到一台名为Astra的超算系统,它的Linpack排名为1.5 petaflops,距离榜单的头部玩家们仍有一定差距,不过它的不同在于,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由Arm微处理器驱动的petascale超级计算机。 在人们的传统记忆中,总裁做完留在她身体里ARM主要是驻扎在手机或是移动设备。不过最近几年,ARM已经开始向笔记本电脑,乃至服务器处理器的方向发力,因此最终高性能计算也必然是板上钉钉,只不过我们没有想到它的入局如此之快。 星星之火,尚可以燎原,更何况在今年1月的中国南方城市深圳,华为重磅推出了一款自主研发设计的、基于ARM架构的鲲鹏920芯片,具备业界顶尖的7nm制程、最高64内核,并集成8通道DDR4和100G RoCE以太网卡…… 在4月26日杭州举行的华为智能计算大会上,面向大数据、分布式存储、ARM原生、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库等应用领域,华为发布了TaiShan服务器(基于鲲鹏920芯片)的五大解决方案,为客户带来新一轮的算力。 华为中国智能计算业务部总裁万志表示,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带来数据的多样性,没有一个单一的计算架构能够满足所有场景、所有数据类型的处理。多种计算架构并存是未来计算的发展之。华为在计算芯片领域15年持续研发投入,构筑了华为智能计算的核心价值。 华为并非是自说自话,世界正在迎来一个以数据为中心、更加多元化的计算时代。在今年3月的一次活动中,英特尔相关高管也坦称,“任何单一的因素,都不足以满足多元化的计算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