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2018年2月12日周报:大跌下更应把握零售行业真正的核心逻辑,去伪存真,百货关注商圈体验,超市关注成本效率 核心策略:坚定卖出申万分类超市板块个股,尤其是超市行业17年大幅上涨的白马龙头个股。关注百货板块核心商圈壁垒及可能由之带来的与线上巨头的合作。提前关注餐饮类上市公司,新零售布局必然是生活消费全场景的布局。 点评:大盘大幅下跌下,我们认为商贸零售行业正在归向其合理估值,但板块个股大规模反弹转牛在股权不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依然不会来到。零售板块其中许多公司已经跌进“壳值”,但当前A股投资慢慢趋向,机构投资者增多,投资集中于大盘蓝筹,许多中小票特别是创业板经过3年下跌之后,许多公司都呈现出跌破“壳值“的趋势,”壳值“的底线越来越不稳固,这类个股更大的可能性是维持底位,成交愈发不活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有一些核心商圈自有物业,当前线上对线下零售投资十分活跃,这部分核心商圈与超市的供应链一样,都是线上巨头所迫切获取的,未来随着股权变动,这类公司有可能出现价值底部重估。整体看,线年有企稳态势,但是回到板块上市公司层面,多数公司观念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在零售行业变局下显得商业度不足,基本面改善并不明显。分两个维度来看:我们认为百货行业的核心是“商圈与体验”。百货板块上市公司在商圈获取能力上无法与地产巨头交量,购物体验也处于劣势,预计如果没有重大股权变动,百货板块总体依然会呈现缓慢向下态势。我们认为的超市核心:“成本与效率”。超市板块估值已到非程度,成本与效率都无法与线上巨头引领的新业态竞争,预计如果没有重大股权变动,超市板块将在18年呈现比较快速回调趋势。 点评:盘点下来,中国超市行业市占率前10的企业,已有7家直接与间接与阿里系和腾讯系携手合作。另外前十名中的物美,曾经也和阿里有过接洽,因价钱未达一致而告吹,另一家华润万家,目前华润集团已与腾讯接洽合作,我们判断合作可能性也非常大。相对于超市,百货板块部分企业具有核心商圈的地理站位,与超市的供应链一般,是线上巨头急于获取的。从港股的高鑫零售到A股的中央商场,合肥百货等,从收购到合作,都与阿里系产生了联系。当前线上竞争非常激烈,在强烈竞争的下,阿里和腾讯系一定会选择更多的和线下握手合作,完善自己的零售版图,才能继续与对手竞争,而不是进一步压榨线下零售的利益。所以我们认为在A股百货板块里,将出现更多与线上合作的标的,而当下国家推行国企混改,这也符合国家政策方向。 点评:据了解,盒马鲜生在上海有多家店实现盈利,根据实地调研,盒马在上海培育1年以上的店铺基本是人满为患,而相对的,一些上市超市龙头企业卖场内大面积门可罗雀,大大拖累经营效率,其实这种变化已经或多或少体现在17年的报表上。阿里通过大举并购,实现了传统供应链和新业态迅速的整合,而消费全业态的协同作用在未来将更加凸显。新零售绝非是一个单一消费业态的升级,而是全方位的,全消费业态的升级,这种升级带来的体验与效率的提升是可以非常明确预期的。可以想见,一个集合影院、餐馆、购物中心、便利店、大卖场、百货、线上零售的全业态公司在满足客户消费需求的核心痛点上一定相对单一业态公司更具竞争力。全业态对客流的协同吸引作用与精准销售带来的购物效率提升,长期看也是单一业态特别是超市业态公司无法比拟的。预计未来,在股权不发生变动的情况下,盒马、京东带来的冲击将会更加明显的体现在传统超市龙头的报表中。 超市关注成本、效率。成本效率体现在货物到超市的前端2B供应链上,同时我们提示当前更需要关注的是从超市到人的2C的供应链成本效率的提升上。这两段供应链构成了超市板块成本效率的大致链条。当前我们认为,货物超市到人后端供应链成本效率的提升,将严重冲击一些超市板块上市公司前端供应链的成本效率优势,线上巨头已经布局前端供应链,短板已经直接通过资本补足,而后端,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其实对超市商品的购物效率具有极大提升作用。盒马鲜生当前已成熟门店做到线的销售业绩,坪效是传统超市的3倍以上,我们也认为,生鲜并非如高档服装一般是强体验型产品,大部分需求完全可以依靠配送来完成,集中配送的总体成本也远低于单一顾客前往大卖场采购,而日化产品、小家电、低端服装等低消费频次大卖场产品则可以通过线上商城直接购买。盒马和京东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增加门店,离顾客更近,这种模式就一定可以走出来。我们的近邻日本,便利店巨头711其实在几年之前针对日本社会老龄化、家庭人数下降的趋势,已经开展类似业务,效果非常好,而当前我国盒马、京东采用的模式相较711更具优势,特别是京东的物流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在后端供应链上壁垒优势明显。而一些超市上市公司虽然也开始模仿此类业务,但后端物流体系差距太大,物流成本长期看无法承担,预计无法成功。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