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公布2014解放军十大假新闻 部分是美好愿望2015年1月3日星期六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5-1-3 19:03:17 人气: 标签:公司新闻

  十大军事虚假新闻之一:中国将建立联合作战司令部

  2014年1月,有关“中方将建立联合作战司令部”的消息引起的广泛关注。

  英国公司网站2014年1月4日报道称,中方,中队将“适时”建立联合作战司令部,以增强应对突发事态的协调能力和战斗力。

  《印度时报》网站2014年1月4日报道称,据报道,中国决定成立联合作战司令部,以加强各军种间的协调。

  :建联合作战司令部的报道没有根据

  2014年1月5日对这一消息作出,称有关“中队将适时建立联合作战司令部,并已开展试点工作”的报道是没有根据的。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必然要求,我军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下一步我军将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适时深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之。

  延伸阅读:中队何时设立联合作战司令部

  2013年年末,我国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必然要求,我军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下一步我军将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适时深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之。

  的确,伴随着中队不断深入,构建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而建立完善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是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有不少军事专家提出,中队应该尽快成立联合作战司令部。

  英国、法国、、,甚至中国周边国家印度、韩国都已经建立联合作战司令部或承担相应职能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目前,建立和完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已经成为21世纪军队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军对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认识较晚。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我军由单一军种向诸军种合成军队的转变,加之有抗美援朝战争的陆空协同作战和一江山岛三军联合登陆作战的初步实践,我军开始对联合作战指挥有所思考。

  海湾战争后,我军对联合作战问题进行了深化研究,对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军目前没有专门的常设跨军种联合指挥机构。在进行联合作战和联合训练时,通常是由“”和下设的“总参谋部”承担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职能。在战时,若需要由不同军兵种联合承担作战任务,则会成立临时的指挥机构,负责协调各方面相关事宜,例如上世纪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即由中央临时成立的“领导小组”统一指挥。

  不难看出,我军现有指挥体制距离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指挥机构联合程度不高、平战转换不够迅速、与现有作战力量编制结构不相适应等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我军作战能力跃升的重要羁绊,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我们知道,除了领土防御外,新时期中国更多地面临来自周边海域和空中的。应对这些新的挑战,亟待军队改变“军”的体制和观念,建立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联合作战司令部。

  另外,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军建设也已经由重视陆军向各军兵种建设齐头并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建设取得丰硕。但如果没有联合作战司令部的统一指挥,这些作战力量就无法在战场上真正实现联合、形成体系,更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从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来看,我军可以在联合作战司令部的组织构成、职能区分、建设步骤和标准等方面与其他国家军队有所不同,但不太可能绕过或回避指挥体制、成立联合作战司令部这一客观需求。

  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国家仍未完全统一,周边形势非常复杂,面临着多种。我军多年来实行的是以陆军为主体的作战指挥与行政领导相统一的指挥体制,军队建设正处在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的关键阶段,武器装备的整体水平距离世界军事强国仍有差距,各军兵种力量规模和建设水平还不够均衡合理。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军情”。

  因此,只有综合考虑我国形势和军队建设发展需要,以习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这一基本要求为目标,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及时深化,才能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联合作战司令部。

  设立联合作战司令部,必然需要现有指挥体制、优化军队编成、调整军种结构,这将是一个排除各种困难、克服重重阻力的历程。

  十大军事虚假新闻之二:中舰南海投浮标被越军拖走

  越南当地时间2014年2月3日报道称,越南海军在南沙群岛染青沙洲(越南称东景宏岛)附近发现了一艘中国海军的军辅船,该船在海面投下浮标,而后在染青沙洲的越南海军迅速出动将这一浮标拖走。据越南方面公布的照片显示,这艘中国海军军辅船舷号为北拖712,而在被拖回的浮标上,发现标有CMDC-2的字样,浮标表面有疑似弹孔。

  :中舰南海投浮标被越军拖走是假新闻

  在2014年2月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新闻事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上校回应称,经过核实,该报道是一条假新闻。

  延伸阅读:越南反对中国南海断续线主张 回应

  2014年12月11日,发言人洪磊就越南针对中国反对菲律宾南海问题仲裁案仲裁庭管辖权的立场文件发表的有关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报道,针对中国12月7日发布的对南海问题仲裁案的立场文件,越南发言人12月11日称,越南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拥有主权,反对中国南海断续线主张,并表示越方已向仲裁庭表达对仲裁案的立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洪磊说,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的主权。西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毫无争议。中国早在1948年即公布了南海断续线。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主张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为历代中国长期。越方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主权归属的主张法的、无效的,中方绝不接受。

  他说,中方要求越方切实尊重中方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同中方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南沙有关争议,共同南海和平稳定。

  他表示,中方“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问题仲裁案的原则立场,并在12月7日受权发布的立场文件中系统阐述了仲裁庭没有管辖权的法律依据。中方立场不会改变。

  中国南海断续线是在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二战后法国继续占领西沙群岛和菲律宾把南沙群岛并入其国防范围内的背景下由当时的中国划定的,其目的是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并向世界公布中国在南海的管辖范围。在1951年的《对日和约》草案中,美英故意不提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为之后的南海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

  南海问题既是涉及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也与中国的周边安全和中国实现民族复兴息息相关。坚定的意志与政策连续性,有利于国内与国际的稳定,而国内的稳定也会促进中国更好的行动。

  中国和越南是近邻,都处在发展的关键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地区形势,双方要,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中方高度重视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愿推动双边关系早日回到正确轨道,继续向前发展。

  十大军事虚假新闻之三:中国空军飞机误降国际机场

  印度某网站2014年3月22日报道称,中国第一架前往参与搜救的飞机在抵达的时候,错降落在了珀斯国际机场,而后其飞往了应该到的皮尔斯空军。

  军报记者微博:中国空军飞机误降国际机场的消息不实

  【有关中国空军飞机误降国际机场的消息不实!】据军队权威人士透露,中方飞机是根据澳方的飞行许可降落在珀斯国际机场并办理入境手续,此后按澳方要求转场至皮尔斯军用机场,便于搜救的统一组织和协调。

  延伸阅读:珀斯机场首席执行官称中机误降说法不实

  珀斯国际机场首席执行官基其斯2014年3月27日表示,有关两架中机抵澳时因沟通不畅“误降”在珀斯机场的报道不实,他们将为包括中机在内的国际救援力量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

  基其斯说,有关传闻和报道并不真实,因为他运营这个机场,对有关情况非常清楚。现在不光是中机执行搜索任务时在珀斯机场起降,包括美国P-8“海神”巡逻机在内的另外6架搜索飞机都以此为,因此降落在珀斯机场并不是什么失误所致。

  他表示,珀斯机场正尽全力为中机提供服务和帮助,包括提供主停机位和任务场所,“这是史无前例的国际救援行动,我们需要为所有相关机构提供必要服务”。

  两架中国伊尔-76军机日前抵澳参加搜索行动时,曾有外媒报道称中机“因语言不通”误降珀斯国际机场,我有关部门随后予以驳斥。

  31日宣布,在西海岸的珀斯成立搜寻马航370航班多国协调中心,以统筹协调不同国家和机构对失联客机的搜寻和事故调查工作。

  十大军事虚假新闻之四:中舰火控雷达瞄准日本军舰飞机

  日本共同社在2013年2月报道称,日本宣布中国海军舰船曾于2013年1月30日在东海向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照射了火控雷达,照射地点为周边海域,日本对此向中方提出了强烈。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在紧急记者会上发布了上述消息。他称,使用火控雷达而非普通定位雷达来照射“是极其异常的特例”,“稍有差池就会发展成非常的状态”,并表示“不明白”中方的意图。

  而在2014年4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幕僚长河野克俊在访华前,再度表示有证明2013年1月中舰对日舰进行火控雷达照射。

  时任中国海军副司令员:日方再度提及中日舰艇火控雷达事件纯属炒作

  时任中国海军副司令员丁一平2014年4月下旬对此作出:日方再度提及中日舰艇火控雷达事件,纯属炒作,日方的毫无专业性。丁一平表示:火控雷达纯属炒作,也根本不存在日本人讲的,我们用火控雷达照射。另外,现代海军技术的发展,行内的人都知道,有一些行动并不需要火控雷达去照射,所以也不需要过度去解读,火控雷达近距离照射是一种不专业的表现。

  延伸阅读:日本应摆正心态,不再制造新影响中日关系

  发言人洪磊在2014年11月1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四点原则共识是推动中日关系改善的重要条件。

  据报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日前在参院外交防卫委员会接受质询时称,四点原则共识是日中两国迄今朝着改善关系的方向在各层级进行静悄悄沟通的结果,总结了双方达成的共识,四点原则共识虽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却是两国经过磋商最终发表的内容,理应受到两国尊重。

  洪磊表示,四点原则共识是推动中日关系改善的重要条件,必须得到切实遵循,才能使中日关系得以逐步改善。

  2014年11月7日,中日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在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这四点原则共识重申了中日四个文件,就历史问题、问题等明确了原则方向,为构建互信作出,对改善发展中日关系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希望日方能落实共识,以实际行动构建中日互信,推动两国关系逐步良性发展轨道。

  众所周知,中日关系发展的基础是中日四个文件,此次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的第一点就是双方确认遵守中日四个文件的各项原则和,无疑是正本清源,意义重大。

  中日关系跌入低谷的责任在日本,历史问题是困扰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后日本方面若是有诚意按双方达成的共识那样,“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必须在历史问题上切实采取行动,克服障碍。

  问题是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日方悍然“购岛”、两国老一辈领导人达成的共识而引起的。如今,四点原则共识强调双方“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意味着其迈出、积极的一步。

  毫无疑问,四点原则共识的达成,为中日关系走出低谷提供了新契机。但同时要看到,“病去如抽丝”,改善中日关系不可能一蹴而就。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达成、发表这四点原则共识,来之不易,,字字千钧,希望日本方面倍加珍惜。若实意改善两国关系,就应摆正心态,不再制造新的,不再做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

  中日两国是彼此都搬不走的邻居,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中日关系,不能忘记历史,更要面向未来。我们乐见中日关系能重回良性发展轨道。只要日本方面切实从大局出发,切实按照四点原则共识中日关系基础,摒弃不负责的言论与做法,及时妥善处理问题,我们愿与日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改善发展。

  十大军事虚假新闻之五:解放军在中越边境部队进入战备

  新加坡某2014年5月报道称,由于中越关系的紧张,中越边境的解放军部队已经进入战备状态,越南边境部队严阵以待。报道称,中越边境部队进入战备,驻边境解放军已经取消休假,随时应对可能爆发的突发事件。消息一经发出,就引发网友的猜测。

  军报记者微博:解放军在中越边境部队进入战备为虚假消息

  权威发布:解放军报记者2014年5月15日从军队权威部门获悉,一些关于解放军在中越边境部队进入战备的报道为虚假消息。

  延伸阅读:别让南海问题搅了中越合作共赢的大局

  2014年8月26日至27日,越共中央局委员、中央处常务黎鸿英访问中国。中越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意愿。

  从中方看,中央邀请越内的重要人物以越共中央总阮富仲特使的身份访华,为两国沟通交流提供了重要渠道。2014年5月以来,越南船只强力袭扰中国南海钻井平台,越南国内烧事件造成中国企业损失、中方人员伤亡,使两国关系受到严重损害。在此背景下,党际交流成为两国缓和紧张局势、修补双边关系的途径之一。事实上,中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包括越共在内的亚洲各政党的交往,将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作为工作的重点。中越两党间已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互信。

  从越方看,黎鸿英到访前,越南对华积极信号,为访问营造良性氛围。越方对针对中国企业和工人的事件表示遗憾,对造成中国工人伤亡表示,将对的中国工人给予一定形式的补偿,并派团来华慰问者家属代表。同时,对受损的企业采取各种帮扶政策和措施,继续对事件进行严肃调查,违法肇事者,确保中国在越工人、企业的安全。

  黎鸿英此次访问也有一定基础。此前,中越已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沟通。高层交往方面,亚信峰会期间,习会见了前来参会的越南领导人阮氏缘。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访问越南,与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举行了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团长会晤。两国已就影响双边关系的重要问题交换意见。此次黎鸿英的访问将进一步促进相互理解,推动双边关系向“正方面”发展。

  但与此同时,南海问题仍然是干扰中越关系的严重障碍。越声称,黎鸿英访华是要确保钻井平台事件不再发生。越国内个别官员质疑此次访问前景,理由是中国不会放弃“称霸海洋的野心”。还有越学者担心,越方会因为中国游说而放弃提起国际仲裁。则借机再次炒作南海争端,渲染越国内情绪,暗示美越将在南海针对中国加强合作。

  某些正试图制造一种“规则”,就是中越关系发展必须以南海争端解决为基础,而争端的解决需要中国利益、作出。很明显,这种无理要求出某些人利用南海问题毒化中越关系的用心。

  中国已经察觉到这种倾向,中国态度和立场一如既往。一则,中国不可能走“海上霸主”的老。同时,中国在领土主权这一核心利益上有坚定决心,域内外不要兴风作浪。

  越南应该意识到,本国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为越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机遇。中越关系发展是双赢之举。南海问题不等于中越关系,不要妄想中国签订“”,否则只会将中越关系引向,损害合作共赢的大局。

  2014年10月17日,国务委员兼长常万全在八一大楼曾与越共副、长冯光青进行会谈。

  常万全表示,在当前中越关系转圜进程背景下,冯光青率领阵容庞大的高级军事代表团访华,体现了越南党和军队推动中越关系改善发展的积极意愿,希望双方相向而行,推动中越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冯光青说,越南党和军队高度重视越中关系,珍惜越中传统友谊,真诚希望与中方加强交流合作,希望两队能够成为越中友好的支柱力量。

  双方就下一步中越两军关系发展达成三点原则共识:一是本着“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十六字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逐步恢复并推动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二是两军加强团结,为巩固两国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坚强保障。三是恪守中越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有关重要共识,为妥善处理海上问题,和平稳定局面发挥积极作用。

  十大军事虚假新闻之六:中队入侵印度领土

  2014年8月18日,印度报业托拉斯等报道称,印巡逻人员17日发现中队“入侵”。印媒还“有鼻子有眼”地说,中队当天越过印中边界线后,还在海拔1.7万英尺的高原地区搭建了4个军用帐篷,升起营地大旗,大旗上写着大字“这是中国的领土,滚回去!”此报道一出,便引起国内外热议。

  :中方愿与印方不断推进边界问题解决进程

  在2014年11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作如下回应:

  中方愿与印方适时举行新一轮特代会晤,在以往达成的原则和共识基础上,不断推进边界问题解决进程。

  2003年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成立以来,双方特代已举行17次会晤,在高级别上对边界问题充分地交换意见,取得了积极进展。双方于2005年达成指导原则协定,明确了一揽子解决边界问题等重要原则。双方还同意在边界问题最终解决之前,应共同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目前,特代会晤已进入谈判解决框架的关键阶段。双方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些初步共识。早日解决边界问题符合中印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是两国确立的战略目标。中方愿与印方共同努力,继续推进边界谈判进程,本着和平友好、平等协商、互相尊重、互相谅解的,努力寻求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争取早日彻底解决两国边界问题。

  印度军方最高将领、陆军参谋长辛格2014年8月19日表示,印度近日刊登的“中队入侵印度领土”的新闻报道不实,“根本没有那回事”。中国专家19日表示,这一及时管控了印度一些对中印边界纠纷的“渲染”,体现了印度的智慧。

  据印度《商业标准报》2014年8月19日报道,有记者当天向印度陆军参谋长辛格求证,询问是否如一些印媒所称,在17日发生了中队入侵印度边界的行为。辛格将军当场严肃地否认了任何有关解放军入侵印度边界的“新闻传言”,并称一些的报道“没有一点儿属实,完全没有那么一回事。”

  延伸阅读:印度一些爱拿“边界问题”说事儿

  在印度上,如果要排列哪个题材在涉及中印关系的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那一定非“中队入侵”莫属。

  2014年8月18日,印度报业托拉斯等主流报道称,印巡逻人员17日发现中队“入侵”。印媒还“有鼻子有眼”地说,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当天越过印中边界线后,还在海拔1.7万英尺的高原地区搭建了4个军用帐篷,升起营地大旗,大旗上写着大字“这是中国的领土,滚回去!”

  一如既往,印媒极尽渲染、挑动印度民族主义之。但19日,印度军方最高将领、陆军参谋长辛格严肃:印度近日刊登的“中队入侵印度领土”的新闻报道不实,“根本没有那回事”。印度为啥集体患上“边界被中国入侵妄想症”?

  地图上,“一山之隔”的中国和印度拥有长达约2000公里的边界。由东至西,争议领土约12.5万平方公里。这个从历史延续至今的争议空间,往往成为点燃中印民族情绪的导火索,更在两国彼此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一遍遍被炒作、发酵、引申,冲击着中印民间对彼此的认知和感受。

  在2009年8月至9月间,狂热的印度便是通过不断刊登中队深夜“入侵”和军队集结消息,制造了一波“”。那段时期,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一家主流英文发布新的有关中队“入侵”印度的所谓“独家爆料”,随后这则新闻便会被各个英文转载。

  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度之所以喜欢拿边界问题“说事儿”,是出于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借口采购新式武器装备,为印度强军造势;二是为划界谈判增加筹码,增强印度在边界争议地区的控制力。事实上,每当中印边界谈判举行前后,印度总会冒出“”的声音,其目的是模糊中印边界地段的争议性,营造印度实际占有的。

  一些印度炒作“中队入侵”的话题时,消息来源似乎永远是“不能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或者是“边境地区的某位山民”。随后,其他印度跟风炒作,待炒得沸沸扬扬之后,印度高层有关方面最后站出来予以否认或淡化。这或许就是印度炒作中国话题的大致套。

  新华国际驻新德里记者吴强认为,这样的事情背后有其微妙之处:引用消息予以报道,最后站出来否认或者淡化。然而,“效果”似乎已经达到,而且借之口,又传递了印度不便表达的意思。

  印度都处于一些集团的掌控下。据吴强长期观察,印度的阶层和中产阶级在文化、社会联系和实际利益上,都与国家特别是英国和富裕的英联邦国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他们自认为在制度上和文化上都属于世界,并以“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为荣。

  从外交上,印度对南亚周边国家常以老大自居,与东南亚、西亚、中东和中亚等在历史上与印度有密切联系的国家的交往,反而放在了次要地位。在文化上也并不认同与其他亚洲国家的联系,许多人有严重的印度教大国沙文主义的思想。

  印度与在对华问题上的某种协调和默契,已经对中印两国关系产生了实质性的负面影响。国内一位印度问题专家认为,印度在对华报道上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但遗憾的是某些印度目前的表现很“短视”。

  十大军事虚假新闻之七:解放军计划裁军80万

  2014年8月下旬,在国内互联网上有消息称“解放军将继续裁军”,说计划裁军的数额多达80万,以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消息在网上迅速,很快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有关国防和军队言论均属猜测 勿过度解读

  2014年8月2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新闻事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上校答记者问时回应:这个问题,其实谈论的是国防和军队的。国防和军队是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目前,军队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论证国防和军队的重大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涉及国防和军队方案的许多言论均属猜测,希望不要作过度解读。

  延伸阅读:建国后解放军体制编制调整全解码 经历10次裁军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实施的较大规模的体制编制调整就有10次,先后有数十个大军区和兵团级单位被撤销,近千所军队院校、医院等被裁撤、缩编或改隶,全军员额从抗美援朝时的627万人减为目前的230万人。回顾建国以来我军历次体制编制调整,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0月至1952年,确立国家军事领导体制和人民解放军进行精简整编。1949年10月成立中央人民人民军事委员会,重新组成;重新划分战区,将全国划分为13个军区;调整了总部和战区的领导机构;组建了新的军兵种,改建和新建了军事院校。到1950年,人民解放军总人数骤增至近550万,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41.1%。1950年4月,中央局决定对军队进行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复员的重大战略决策。于5月16日至31日对整编复员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和部署。决定军队复员150万人,将全军的总员额由550万压缩到400万,当年即复员23.9万余人。

  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8年底,人民解放军按照全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确定的精简整编规划和贯彻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又进行了第三、四两次大的精简整编。其中,第三次精简整编工作从1954年2月全面开始至1955年底结束,是落实1953年12月7日—1954年1月26日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对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总方针总任务的回应。全军总兵力共精简了21.2%,总员额减到350万人。其中陆军部队裁减比例最大,特种兵得到加强,极大地推进了人民解放军合成化建设。军费开支由1953年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4.2%下降到24.1%。通过整编,全军基本上做到了人员统一编制、武器统一定型,人民解放军基本上实现了单一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化的转变。

  第三阶段:1975年整顿军队到80年代百万大裁军,经历了第五、六、七、八次精简整编。关于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进一步指明了我军建设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的精兵之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应该说,新时期中队的起点是1975年的军队整顿。曾这样说过,也在1975年试验过一段时间,那时的用的名称是整顿。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第九次精简整编。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美苏互为对手的两极国际战略格局出现变化,世界开始向“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方向转变。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高技术局部战争成为未来局部战争的主要样式,1991年发生的海湾战争较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征。敏锐察觉到国际战略格局的新变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新发展,对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1995年12月,扩大会议通过了《“九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军队建设上要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要求把军事斗争准备上的转变和军队建设上的转变联系起来,正式完整地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按照这一转变要求,军队进一步向注重质量建设的方向前进。1997年9月,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宣布,在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我国将在今后3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到1999年底,裁军50万的任务已经完成。这是人民解放军的第九次精简整编。

  第五阶段:21世纪初期的第十次精简整编和全军大联勤。这是人民解放军的第十次精简整编。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变革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战争形态开始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工业化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正在向信息化军队转变,国际军事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条件下,、审时度势,进一步充实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提出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提出进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军队建设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真正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道,军队进入了整体推进阶段。进一步进行军队体制编制,向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便、战斗力强的现代化正规化军队目标迈进。2003年9月1日,时任军委在出席国防科技大学50周年庆典活动时,又一次宣布:中国将在“九五”期间裁减军队员额50万的基础上,2005年前再裁减20万,使军队总规模降至230万。同年,决定在济南战区进行大联勤试点。经过3年多的探索实践,我军在济南战区进行的大联勤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试点方案得到全面落实,效益逐步,标志着联勤向三军后勤保障一体化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

  至此,经过建国后共10次较大规模的裁军,人民解放军总数大体保持在了230万人的规模上。与此同时,我军开始朝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便、战斗力强的目标迈进。

  十大军事虚假新闻之八:辽宁舰发生蒸汽爆炸事故

  2014年10月下旬,有关辽宁舰蒸汽爆炸事故问题,被日本外交学者网站等国外炒作得沸沸扬扬,大意都是借炒作此次事件,来中国辽宁号航母战斗力不足等。

  :“辽宁舰蒸汽爆炸”说法不符事实

  针对外媒称辽宁舰“发生蒸汽爆炸事故”的说法,在2014年10月30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新闻事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回应表示,有关报道不符合事实。

  延伸阅读:辽宁舰两周岁 中国航母加速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服役,解放军海军由此跨入了航母时代。如今,辽宁舰已经在大连船厂结束中期维修保养,每一位关心国防建设的中国人都惦记着她,仍然注视着她。有国外指出,辽宁舰可能在2015年或稍后配备航空联队,而中国国产航母项目正加速推进,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部署。

  在2014年9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针对有记者问,辽宁舰真正形成战斗力是否已经有时间表了,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回应称,两年多来,辽宁舰按照计划顺利完成了多个课目的军事训练和科研试验任务,今后将继续开展有关工作。

  当辽宁舰在2012年9月25日正式服役时,中国海军给她的定位是“科研试验平台”。在过去两年里,辽宁舰履行自己的,在科研和训练领域完成了中国海军史上一个个零的突破。交付仅2个月后,舰载机就首次上舰飞行。2013年2月26日,辽宁舰靠泊青岛母港。5月,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成立。次月,舰载机首次驻舰飞行和短距滑跃起飞。9月,歼-15舰载机在舰上完成最大重量、不同起飞重量起降。不仅如此,歼-15还分别以标准防空拦截作战外挂从短点起飞,以对地和反舰外挂从长点起飞,挂载两枚“鹰击”-83K反舰导弹和两枚“霹雳”-8空空导弹成功着舰,实现多武器构型起降,并完成复杂气象条件下短时连续起飞回收多型多架舰载机作业任务。

  在渤海完成多项舰载机试飞任务后,辽宁舰起锚远航南海。2013年11月26日,辽宁舰从青岛启航一南下,11月29日靠泊三亚某军港,12月5日前出南海开展试验和训练,直至月底。与以往相比,南海之行是辽宁舰首次跨区进行远距离、长时间、高强度试验,先后完成100余项试验和训练课目,作战系统、动力系统及舰艇适航性能等各项指标得到进一步验证。其间,海军出动多个型号的舰机配合航母试验,并带动部队实战化训练,努力实现打通“试验-训练-作战”的通道,为航母形成战斗力进行有益探索。2014年1月初,在完成为期37天的南海海域科研试验和训练后,辽宁舰靠泊青岛。2014年4月17日,辽宁舰返回大连港,开始进行为期约半年的中期保养。

  辽宁舰是中国航母的起点,也是中国海军发展的拐点,中国海军迈向远洋的步伐明显提速。在辽宁舰入列两周年之际,西班牙欧亚评论网刊发美国迈阿密大学中国和军事问题专家金德芳教授的文章称,近年来中事现代化努力取得一系列成就,包括列装首艘航母辽宁舰、试飞两型下一代战斗机、测试新型超高速武器等。文章称,2015年中国将继续推动解放军战力的提升,预计为辽宁舰配备一个航空联队。

  中国将为辽宁舰配备多少和什么样的舰载机?自辽宁舰出现在人们视野以来,各方都在猜测。俄军工综合体新闻网日前做了相对总结性的评论,认为辽宁舰能够搭载36架舰载机,包括4架直-18J预警直升机、6架直-18F反潜直升机、2架直-9C搜救直升机和24架歼-15歼击机。辽宁舰能够履行一系列,应对空中和海上的各种情况和挑战。全部36架舰载飞行器的配置表明,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时代已经。报道详细分析了辽宁舰的反潜作战能力。直-18F直升机配备环视搜索雷达、牵引式声呐和32具声呐浮标,主要武器装备包括4枚7K反潜鱼雷和4枚“鹰击”-91反舰导弹。该型机的尾梁上涂上了双腿前伸、展翅飞翔的海雕形象,正好说明该型直升机用于打击敌方潜艇。大型猛禽标志充分反映了航母及其舰载机飞行员的英勇无畏。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不久前则从舰队组成角度分析了辽宁舰的实力。报道称,中国首个航母特混舰队在2013年底成形(辽宁舰南海之行)。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任何航母都需要护卫舰队。辽宁舰的护卫舰队包括两艘051C型舰、两艘054A型护卫舰和一艘补给舰。 辽宁舰入列短短两年,就完成了国家数年走过的历程。但与有着百年航母历史的航母大国相比,中国显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中国航母的序曲,辽宁舰奏响了中国航母时代的乐章。中国航母将何方?海外一直在探求答案。一些境外近期纷纷猜测中国国产航母动向,判断国产航母已进入倒计时,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乔纳森·格林纳特也表示,中国自制的航空母舰会在不远的将来部署。

  针对有报道说,中国首艘自制航空母舰的总体设计图纸接近冻结阶段,“中央社”解释称,所谓“图纸冻结”,指设计图纸完成,处于技术上不再进行重大修改的阶段。“图纸冻结”后将把设计图纸发往工厂,这就意味着建造航空母舰的时间表进入倒计时。新闻网猜测,中国的目标是打造一支蓝水海军。到2020年中国海军将拥有目前的辽宁舰、两艘在建国产航母及120多艘水面舰只和潜艇。智库“国际评估和战略中心”资深研究员费舍尔则认为,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4艘甚至5艘现役航母,之后还会继续建造。

  在中国国产航母的设计上,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猜测“新航母与辽宁舰类似,采用滑跃起飞,且吨位相似,在6.5万至7万吨之间。”新加坡《海峡时报》则称,中国海军将建造的新一级别航母“全长320米,设计排水量8.5万吨。辽宁舰全长300米,排水量6.7万吨。”《汉和防务评论》对新航母动力进行了分析,称中国未来的国产航母很可能采用核动力。

  在舰载机的搭配上,《海峡时报》暗示,国产航母将能够搭载一支由50架歼-15B及其他战机组成的混合飞行联队。也有分析认为,中国国产航母甚至有可能具备打击能力:将搭载25架左右的歼-20战机。

  十大军事虚假新闻之九:中队在印巴边境训练巴基斯坦军队

  《印度时报》2014年11月15日报道称,在毗邻查莫克什米尔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中队在一些哨所为巴基斯坦军队提供武器训练,印度边防部队提交给顾问的一份报告中如是说。在巴基斯坦一些前沿哨所能看到中国训练人员,为巴基斯坦同行传授武器操作训练。然而,报告并未给出武器的细节。

  :中队在印巴边境训练巴基斯坦军队毫无事实依据

  2014年11月17日的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据印度报道,有情报显示中队正帮助巴基斯坦边防部队在印巴边境实控线地区修建掩体并训练巴基斯坦军队。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发言人洪磊对此回应:据我们了解,有关报道毫无事实依据。

  延伸阅读:巴专家眼中的中国为什么值得学习

  弗朗西斯·福山曾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历史终结论”,认为的将成为“普世性的人类的最终形式”。然而,中国的快速发展证明,条条大通罗马,唯有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才有未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哈立德·拉赫曼长期以来积极从事中巴友好事业。

  中巴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古老的丝绸之早就把两国连接在一起。全天候的、经过时间的中巴关系非常独特且持久。这一关系表现为高度的互信和相互尊重,并在不断变化的地缘背景下持续更新和深化。

  拉赫曼表示,中国是巴基斯坦的老朋友,长期以来我们之间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总理曾经生动地指出:“中巴关系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已经成为国家间和谐相处的典范。”频繁的高层往来以及各领域的合作显示出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两国渴望继续加强合作。

  中巴两国在涉及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一如既往的相互支持,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国际现象。中国坚定支持巴基斯坦在、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巴基斯坦也一如既往地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如问题,涉藏、涉疆问题上给予中国有力支持。除此之外,中巴两国作为好伙伴,无论是在领域还是经济领域都相互合作、互利共赢。两国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信任更表现在国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地区与国际事务中的相互磋商以及人文层面的沟通与合作。最近,两国还签署了有关中巴经济走廊以及民用核能合作、中巴空间合作等重大项目的合作备忘录,这些都对巴基斯坦和中国的经济与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两国还将进一步加强在经济、能源、工业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以及人员间的交流。巴基斯坦认为,大部分针对中国的负面解读都是。巴基斯坦视中国的和平崛起为增强两国友好关系的动力。

  历经30多年的风雨,中国近年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的进一步深入,更多的红利将会,中国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拉赫曼表示,中国取得经济上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上一直保持稳定是分不开的。在1978年开始市场经济道之前,中国已经建立了稳固的发展基础。中国同时也维持了经济上的稳定,并且建立起了很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社会基础方面,教育得到了全面普及,普通人的医疗服务比俄罗斯之外的任何一个亚洲内陆国家都要好得多。这个基础保持了中国良好的稳定性。中国的定期出口量多于它的进口量,虽然它的进口量也正在持续不断地增长,即便如此,中国仍然保持了适度的贸易顺差。

  中国经济成功的秘密在于建立在一个简单的结构基础之上:它了一种稳健的货币,将通货膨胀置于可控范围以内,这些行为都长期保持了稳定的成本与低廉的价格,同时也在努力确保较高的质量。需求的细致管理,附加提供稳定的。低廉的价格与足够的产量提供了近乎充分的就业率。

  另外,中国并非只对发展中国家持友好态度,中国所走的线广为人知,它接受了大部分体制与地区,这使它与多数国家拥有了一种基于经济上的且没有压力的关系。

  在冷战最为激烈的时期,中国与美国就问题矛盾频出,但中国继续扩展着它与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即使它们都是当时中国的头号对手。这鼓励了海外华人回到祖国投资故乡。在与一些对其态度不太友好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时,中国同时也达到了和平的目的。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周边国家对华的焦虑和不适应感有所增强,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开始凸显。如何处理好周边稳定与国家主权和权益的关系,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拉赫曼表示,中国在解决国际冲突问题上劝和促谈,为通过对话谈判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作出不懈努力,从不赞同通过非和平手段甚至战争和冒险的方式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问题。这与某些大国动辄经济制裁、要么就军事打击的外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有地区问题都应该争取通过谈判与对话的方式来解决。可以看到中国一步一步地采取措施以推动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南海各方行为准则》正在推进。只要双方有诚意,没有无决的问题。但是如果某一方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那么问题就会变得复杂且难以解决。亚洲国家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地理,与周边邻国一起处理好相关的问题。

  十大军事虚假新闻之十:中国将在海外建军事

  2014年11月下旬,一则据称援引“纳米比亚发言人”言论的报道引发关注。该报道声称,纳米比亚与中方正就中国未来十年内在该国沃尔维斯湾建“”的事宜进行“高级别”的讨论,中国已表明希望在印度洋建立“海外战略补给”的18至19个港口。

  :我在多国建军事的报道毫无事实根据

  2014年11月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新闻事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对此进行回应:我们注意到这样的报道。经过了解,相关报道引自两年前互联网上的一篇非文章,在引用当中还进行了夸大和。因此,这个报道的观点毫无事实根据。

  延伸阅读:详解海外军事五项功能

  随着一国国力的上升,其国家利益往往超出主权管辖范围,使该国不得不依靠军事、和外交手段加以,设立海外军事成为大国投射军事力量、拓展海外利益、干预地区事务、影响地区格局和推动国际体系转型的前沿阵地。

  海外军事是军事战略学研究的重要命题,是大国参与全球事务的“桥头堡”。本文讨论的海外军事是指“一国在海外公地、领地、属地、海外省、海外托管地以及在他国土地上驻扎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进行特定军事活动、建有相应组织机构和设施的地区。”其包含以下基本要素:第一,其主体是主权国家或地区、军事组织(如北约),而不是联合国;第二,海外军事的背后是使用国、东道国和潜在敌人的三角关系,没有这种零和博弈的三角关系,海外军事就不存在;第三,军事使用国通常有进出军事的治外法权;第四,海外军事处于主权管辖主体范围之外;第五,海外军事主要承担军事训练和作战任务而不是民事任务。

  海外军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概念专指海外刚性,广义的概念包括刚性与柔性军事存在,前者的强度超过柔性军事存在,后者的方式包括临时部署武装力量、技术停靠站、停泊处、联合军演、军事预置仓库、武官机构、军事补给、海外军事仓库、情报站、侦查设施、航空航天、地震监测、安全援助、港口访问、军事巡逻、向海外派出军事训练人员和顾问以及在他国土地上联合军演等。由于军事存在的类型多样,比柔性军事存在更“隐蔽”的,是其他类型的准军事存在和战略存在,如中继站、光缆终端、通讯设备、航空航天发射与地面接收站等。

  海外军事的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缘背景下差异较大。典型的例子是英国在18世纪通过战争夺取了直布罗陀,从而打开了通往印度洋的战略要地,扼守了大西洋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该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战略作用。归纳起来,海外军事主要有军事作战、外交宣示、、关系塑造和军事训练等五项功能。

  军事作战功能。海外军事的首要功能是军事作战,其他都是其衍生功能。军事作战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前沿作战、情报搜集、军火出售、军事维修和后勤供应等。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在沙特和科威特的军事承担了重要的军事作战功能。

  外交宣示功能。即通过军事外交政策利益,以向潜在敌对方展现对盟友或准盟友的支持。美国部署在国外有些地区的军事人数寥寥,军事作战功能不明显。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所驻扎的人数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快速下降,在阿曼、沙特等国的战斗人员仅百余人,这些通常被视为一种标识,表明美国对发展与对象国关系的重视。

  功能。即大国以海外军事为依托,以渐进的方式推动东道国国内,以和平演变的方式推动东道国的转型。

  关系塑造功能。海外军事的使用一般具有排他性。建立后,使用国和东道国往往以军事为纽带,建立联盟或准联盟关系,使潜在敌国无法进入该国、建立军事,为地面部队的进驻、海军舰艇的安全访问和空运军事物资奠定了基础,也为使用国获得海外原材料、拓展海外贸易和投资提供了安全保障。从这种意义上说,海外军事等于在敌国与友国之间划了一道线,使这道线的两边出现了或明或暗的两个战争共同体。使用国以海外军事为纽带,将东道国绑在使用国的“战车”上,参与地区安全的零和博弈。

  军事训能。对于使用国和东道国来说,海外军事还可以发挥军事训练作用。一方面,由于受地理条件的,一国的军事力量很难在自己国土范围内从事各种作战的训练,如俄罗斯本土缺乏在热带雨林作战的训练条件,英国本土缺乏在戈壁沙漠条件下作战的训练,法国本土缺乏在严寒冻土条件下的作战训练等,海外军事则为使用国利用东道国特殊的自然,从事特殊军事训练提供了重要场所。另一方面,东道国也可以从海外军事获得独特的军事训练条件,尤其是大事技术先进,其在东道国的军事常常成为这些发展中国家军事训练的重要指导对象。美国在日本、韩国、土耳其、沙特等国的军事,都有力地推动了后者的军事训练水平。

  海外军事是国际关系中的普遍现象。研究表明,海外军事克服了水域、山脉和观念上的障碍,使大国实现全球和地区霸权成为可能。通过部署海外军事,大国从遥远的第三方变成了地区格局中的“利益攸关方”,得以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将冲突地带推进到潜在敌国周围,通过构建地区均势地区霸权国的出现,如美国在海湾、欧洲和亚太的三大军事群成为当前美国主导欧亚三大要地的重要依托。在使用国的大战略中,不同类型的海外军事扮演着不同角色,而东道国则根据本国需要引入第三方力量,允许其部署军事,既可以遏制潜在对手,又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双方互补性利益成为海外军事部署的隐性逻辑。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