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知识 > 正文

2016考研心理学:动机与需要相关知识点2015-4-10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5-4-10 17:09:27 人气: 标签:相关知识

  心理学导论是心理专业的“入门课”,他的目标是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人们了解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众所周知,心理学是一门看起来丰富多彩,实际理论却复杂枯燥的学科,各种原理主义错综复杂,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其中的知识点做个清晰地整理,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复习,2016的考生一起来看看吧。

  动机概述(1)

  1.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需要和诱因分别是动机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动机的产生必定需要一个外部对象。

  2.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整功能。

  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1)生动机也叫驱力,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具有周期性;如,饥、渴、性、睡眠、排泄、疼痛、母性等。

  (2)社会性动机以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是后天习得的;如,兴趣、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认识动机和学习动机等。

  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1)动机强度与行为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

  【相关真题】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

  ★ “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实现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跟很多资料一样,我们的整理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切不可过于依赖,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查缺补漏,努力把复习资料的用处最大化。

  动机概述(2)

  动机的理论

  (1)本能论:①詹姆斯:人的行为依赖本能的,除了动物本能外,还有社会本能。②麦独孤:本能是人类思想与修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③洛伦茨:本能是由遗传决定的、受能量驱动的特有的固定动作模式;个体的经验可以成本能行为,行为是本能与学习交互作用的结果(印刻现象)。④弗洛伊德:本能是行为的推动力、内在动力;人的一切行为由生物本能直接或间接驱动;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本能。

  (2)驱力理论:①赫尔认为,个体要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供给机体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②驱力给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他认为有的驱力来自内部刺激,不需要习得,称为原始驱力,有些驱力来自外部刺激,是通过学习得到的,称为获得性驱力。③驱力(D)、习惯强度(H)和(I)共同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潜能(P)即P=D×H-I。

  (3)理论:①赫布和认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兴奋状态。一般来说人们喜欢中等程度的刺激,它能带来最佳水平,刺激水平太高或太低,个体都会不舒服。②三个原理:人们偏好最佳的水平;简化原理;个人经验对于偏好有影响。

  (4)诱因理论:斯彭斯认为诱因也是激发人行为的重要因素,P=D×H×K-I。

  (5)认知理论:①期待价值理论:托尔曼认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目标的期待,即行为的动机是期待得到某些东西或某些讨厌的事物。②归因理论:海德认为,行为的原因有内部和外部原因;罗特贴出了“控制点”;韦纳系统提出了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有归因倾向,归因是复杂而度的,不同的归因方式影响个体今后的学习动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等因素,这些因素又能分别纳入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等三个维度之中。归因的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可控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努力学习的行为。③功效理论:班杜拉认为,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甚至决定性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对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效能感,它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情绪。④成就目标理论:德韦克等人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以内隐能力理论为基础。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随着学习的进行而提高;持能力实现观的个体则认为,能力是固定的,不会随学习而改变。不同的内隐能力观,因而导致了不同的成就目标观。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和标准,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认为自己比之前进步就是成功。持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则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和他人标准,他们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证明自己的高能或避免表现自己的低能,认为比别人表现的优越才是成功。⑤决论:德西认为,在动机过程中起能动作用,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决定不仅是人的一种选择能力,还是个体的一种需要,人们具有基本的内在决定的倾向,人们行为的因素是决定,而不是强化、驱力或其他任何力量。⑥逆转理论:阿普特尔认为,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对立的,有四对相反的动机状态:目的—超越目的、—、控制—同情、中心—他人取向,不同状态派生不同的动机模式。每对动机都是按相反方向对应排列的,在当前任务中每对动机的两种状态中只有一个能激活。

  需要

  1.需要的含义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2)需要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

  (3)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的重要源泉。

  (4)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2.需要的种类

  (1)按起源划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2)按指向对象划分为物质需要和需要。

  (3)默里将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次级需要。

  3.需要的层次理论

  (1)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需要具有层次性,由低级到高级有5种需要,且人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

  (2)①生理需要:维持的需要。②安全需要: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可预见性的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渴望与人建立一种良好关系,并在其群体和家庭中拥有地位。④尊重的需要:基于评价产生的自重、自爱和期望受到他人、群体和社会认可。⑤实现的需要: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需要。

  (3)①前四种需要为低级需要,它们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又叫基本需要、缺失性需要;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所绝对必需的,也叫成长性需要。②需要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只有在低级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③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往往有多种需要,但有一种占优势,它决定人们的行为,婴儿期生理需要占优势,青少年期尊重需要开始占优势,青年中期、晚期实现的需要占优势。④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其作用就逐渐减弱,另一种需要就上升为优势需要,成为行为的新动力。⑤新的需要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演进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4)后期,马斯洛在成长性需要中又提出了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

  我们今天的知识点总结相信对你来说也是考研[微博]复习的需要,具体它属于需要中的哪一种呢,你能回答出来吗?

  来源:文都教育

文章来源于http://www.daosimt4.com/MT4平台出租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币安app官网下载